-
编者按
奥运经济向来是一块颇具吸引力的“大蛋糕”。里约奥运会期间,由于经济环境、网络科技、国际形势等综合原因,奥运经济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。很多媒体、品牌和机构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奥运“赚点钱”,不少政府、组织也因奥运而获益。那么,究竟谁才是奥运经济的最大赢家?奥运会蕴藏哪些经济元素?奥运会本身该如何盈利?请看各方专家在思客畅聊这场全球性的“经济狂欢”。
推荐阅读:
- 里约奥运会,经济效能并非在短暂17天中
谁在利用奥运会赚钱?
-
任逍遥:泛IP内容营销,奥运营销大战中的一股“清流”
面对奥运会这个“兵家必争之地”,不管是传统媒体的霸主,还是互联网行业的巨头,抑或是各品牌主,无不心动。当下,只有结合娱乐做泛IP内容的营销,才能在硝烟弥漫的奥运营销大战中脱颖而出,成为一缕“清流”。
-
魏翊东:只有持权媒体才能衍生利用“奥运”IP
比赛直播永远是最核心的内容,没有之一。但这是持权媒体的权利,只有持权媒体才可以利用这个核心内容衍生独立IP,包装奥运内容,进而获得相当可观的广告收益。
-
奥运闭幕前,股市投资的人不妨“歇一会”
在奥运会期间,所有投资者都带着玫瑰色的眼镜看待外界发生的一切。或许,所有的投资者,所有参与股市投资的人,都应该坐下来休息一会,直到奥运会闭幕。
谁是奥运经济的“幕后推手”和“最大赢家”?
-
杨三喜:国际奥委会才是“稳赚不赔”的大赢家
撇开主办国赚钱与否不说,国际奥委会其实才是真正的赢家。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,国际奥委会作为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具有优先分配权的权利人,其收入节节攀升,变得越来越“壕”。
-
奥运金牌背后,美国政府“砸”了哪些钱?
美国人不仅视奥运金牌获得者为国家英雄,美国政府还特别重视金牌的数量。重视到何种程度?每年的经费下发都直接和金牌数量挂钩,实施绩效考核!
-
美国奥委会发布“霸王条款”,只为维护官方赞助商利益
究竟怎样才是维护官方赞助商权益的正确做法?在制定琐碎的规则之前,奥委会的官员们或许得先翻翻知识产权法。
奥运会怎样才能赚到钱?
-
蒂姆•哈福德:要举办盈利的奥运会,最好的方法是办两届
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如何能够在现实中(而不仅是在预测中)盈利,或者至少能够产生更多好处、让花掉的费用更值呢?综合来看,要举办一届盈利的奥运会,最好的办法是办两届,而且每一届都怎么省钱怎么来。
-
一个让奥运从赔钱到赚钱的传奇人物
彼得•尤伯罗斯开创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商业化运营模式,被称为“奥林匹克商业化之父”。自他之后,各国争相申办奥运会,想把这颗摇钱树抢回家。
奥运会能帮巴西赚到钱吗?
-
华云:奥运会是巨大负担,亦是巴西经济复兴的希望
虽然奥运会给经济下滑中的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,但是巴西经济复兴的希望,或许同样在这场奥运会之中,旅游业、体育、商业和服务业都将因奥运这场盛会而受益。
-
莫莉:“短暂17天”只是开始,主办国将收获后续经济效能
主办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效能,绝非短暂的17天赛事中的收益所能涵盖。主办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、主办城市的旅游品牌价值以及里约奥运会周边产品的后续潜力,这些经济效都将在未来逐渐显现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