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编者按
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“第一届国家发展论坛”于2016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,本次论坛的主题为“全球变革时代的中国”。 当前,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调整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。与此同时,全球经济黑天鹅事件层出不断,挑战重重。中国经济的下一程走势如何?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痛点在哪?如何应对人民币贬值?企业该如何实现转型发展?在此背景下,多位智库专家围绕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的重点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宏观经济形势
-
林毅夫:中国经济增速连续6年下滑,原因是什么?
中国是不是还可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?这也是大家对6.5%指标关心的原因。对于中国经济下行的现状,世界经济整体下行是导致这轮中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。
-
余永定:应对人民币贬值,要保外储而非保汇率
面对人民币汇率贬值,最关键的问题是保外汇储备,而不是保汇率。2017年的风险主要是资本外流造成人民币贬值。应对方法很简单,就是停止干预同时完善资本跨境流动的监管。
-
傅成玉:金融已经不是脱实向虚,而是脱实成虚
中国金融已经不是脱实向虚,而是脱实成虚,它的标志就是金融业可以脱离开实体经济自成体系,自我运转,就是已经不需要实业了。这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伤害,需要格外注意。
企业管理运营
-
张维迎:企业家必须从套利逐步转向创新
企业家分为套利企业家和创新企业家,随着经济增长的方式的转变,企业很难靠套利获利,必须转型为依靠创新。创新需要不同于套利的经营体制,它需要一个能给投资者和企业家提供稳定预期的制度。
-
宋志平:不要一提山寨就摇头 都是从山寨过来的
模仿创新并不是一个落后的创新。我们要先学会爬,然后再走,最后再跑,这是一个常识。所以中国的企业和后发经济国家的企业,都要经历模仿式创新的阶段,不要一提山寨就摇头。
-
杨壮:技术是中性的 企业家要正确引导技术发展
技术是掌握在人手中的,它是中性的。在创新过程中,企业家作为创新者、领导者,需要对真与善有很清晰的认知。企业家需要用技术积极影响社会,增加人们对社会、对自我的积极心态。
-
陈春花:企业转型不能以牺牲盈利为代价
企业转型必须遵从市场规律,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,也不能以牺牲盈利为代价。转型要从战略开始调,调到整个公司的价值重构,调到短期要盈利。企业应该跟顾客去创造趋势,要跟顾客构建一个价值架构。
改革与革新
-
周其仁:想法很重要,实现了就是改变世界
今天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其实并不一定就是这样的,为什么有工业1.0,为什么源源不断地进行变化,那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有一些人有这样的想法。光有想法不够,还要把想法做成功。
-
卢中原:警惕行政化回潮,改革需要容错机制与转型定力
行政化回潮有三种表现,一是习惯于用行政化的思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,二是用行政化的手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三是用行政性的办法和思路推进科技创新。针对这些问题,要授权免责,提供容错机制。
-
韩俊:应让粮食价格由市场定,价补分离
粮食改革思路非常清楚,就是要让价格真正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。接下来几年还要继续深化稻谷、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,和收储制度的改革,粮食价格由市场定,为了保护农民利益,对农民直接补贴,价补分离。
-
张晓波:数据破解中国双创“冰火两重天”的分布差异
中国双创基本上“冰火两重天”,东部比西北创新表现好很多,南边比北边表现好很多。另外通过分省排名也可以看到一些趋势。总体来讲,广东总量是第一,但要是看人均的话,上海是第一的。